《警幻仙姑赋》原文丨鉴赏丨翻译丨红楼梦诗词赏析

警幻仙姑赋

曹雪芹

方离柳坞,乍出花房。
但行处,鸟惊庭树;
将到时,影度回廊。
仙袂乍飘兮,闻麝兰之馥郁;
荷衣欲动兮,听环佩之铿锵。
靥笑春桃兮,云堆翠髻;
唇绽樱颗兮,榴齿含香。
纤腰之楚楚兮,回风舞雪;
珠翠之辉辉兮,满额鹅黄。
出没花间兮,宜嗔宜喜;
徘徊池上兮,若飞若扬。
蛾眉颦笑兮,将言而未语;
莲步乍移兮,待止而欲行。
羡彼之良质兮,冰清玉润;
羡彼之华服兮,闪灼章。
爱彼之貌容兮,香培玉琢;
美彼之态度兮,凤翥龙翔。
其素若何?春梅绽雪;
其洁若何?秋菊被霜;
其静若何?松生空谷;
其艳若何?霞映澄塘;
其文若何?龙游曲沼;
其神若何?月射寒江。
应惭西子,实愧王嫱。
奇矣哉!生于孰地,来自何方?
信矣乎!瑶池不二,紫府无双。
果何人哉?如斯之美也!

【说明】

《警幻仙姑赋》出自《红楼梦》第五回《贾宝玉神游太虚境 警幻仙曲演红楼梦》。

这篇赋的意思是,描写贾宝玉梦中所遇见的警幻仙子的风姿容貌。当时,宝玉听见山后有人作歌曰:春梦随云散,飞花逐水流。寄言众儿女,何必觅闲愁?宝玉听了,是个女孩儿的声气。歌音未息,早见那边走出一个丽人来,蹁跹袅娜,与凡人大不相同。有赋为证,便这篇《警幻仙姑赋》。仙姑自称:吾居离恨天之上,灌愁海之中,乃放春山遣香洞太虚幻境警幻仙姑是也。

【注释】

[1]柳坞:坞,读音wù,泛指四面高中间低的处所,此处指浓密的柳荫。花房:花园中一种小型通常敞开的结构,以供遮阴,此指花丛。

[2]鸟惊庭树:鸟见美人后从树上飞起。《庄子》里说:毛嫱、丽姬是天下最美的女人,但鱼见着要潜入水底,鸟见着要高飞,鹿见着要飞跑,可见美并无标准。”鸟惊庭树”即从《庄子》化出,但与原意有所不同,这里只是形容女子之美。

[3]影度回廊:影子在曲折的游廊里移动。

[4]袂:读音mèi,衣袖。麝兰:麝香和兰花,都是香料。馥郁:浓烈的香气。

[5]荷衣:像荷花一样美的衣服。环佩:身上佩带的玉饰,行动时相碰叮叮作声。

[6]靥:脸上的酒窝,此句指脸上笑靥艳如桃花。“云堆”句:挽起的黑色发髻像堆起的云朵一样好看。古代女子有一种梳得很高的发式叫云髻。堆:隆起。“翠”、“青”、“绿”等词,常代“黑”作形容发色的修饰词。

[7]樱颗:樱桃,形容小巧而饱满红润的嘴唇。榴齿:像石榴籽一样整齐的牙齿。

[8]纤腰:苗条的细腰。楚楚:好看动人的样子。回风舞雪:形容身姿蹁跹、腰肢摆动的美态。

[9]鹅黄:妇女梳妆时在额头描画的黄色装饰,也称额黄,相传起源于六朝,到唐代还保持着这种妆饰。

[10]宜嗔宜喜:无论生气还是高兴,容态都好看。屈原《九歌·山鬼》有”既含睇兮又宜笑”的句子。

[11]若飞若扬:像是要飞翔起来,形容姿态美。

[12]莲步:形容美人走路的美态,古人称美人纤足行步为莲步。

[13]文章:好看的图案。

[14]香培玉琢:像香料堆就、美玉雕成。

[15]美:赞美。态度:风度。凤翥龙翔:凤舞龙飞。

[16]素:此指皮肤白。绽雪:在雪中开放

[17]文:文采。 龙游曲沼:传说龙耀五彩,所以以游龙为喻。沼:池子。

[18]神:风神,神韵。

[19]应惭西子:使西施都自愧弗如。实愧王嫱:使王昭君都感到惭愧。

[20]信矣乎:真的呀!

[21]瑶池:神仙的住所,西王母所住的地方。瑶池不二,是说在瑶池也找不出第二个。紫府:神仙的住所,在青丘山上,天真仙女曾游此地。紫府无双,是说在紫府也找不出一双。这句同上句”瑶池不二”完全是一个意思,只是变文避复。

[3]如斯:如此。

【翻译】

方才离开柳荫,又走出花丛。
经过的地方,树上的鸟儿都被她的美貌惊起;
将要到来时,倩影在回廊里缓缓移动。
仙子的衣袖刚刚飘起,就闻到麝香和兰花的浓郁香气;
荷花般美丽的衣服一摆动,就听到玉饰碰击的铿锵之声。
含笑时脸上的酒窝就像春天的桃花,黑色的发髻像堆积的云朵;
嘴唇像红色的小樱桃,石榴籽一般晶莹的牙齿也仿佛含着香气。
苗条的腰肢楚楚动人,像是风中回旋的雪花;
头上的珍珠翡翠熠熠发光,前额点缀着美丽的鹅黄。
在花丛间出没,无论是怒是笑都那么好看;
在池塘边徘徊,像是在轻舞飞扬。
漂亮的双眉一颦一笑,像是无言的倾诉;
莲花脚步刚刚移动,似乎静止又像在前行。
羡慕她美好的形象,像冰一样纯洁像玉一样温润,
爱慕她华丽的衣服,闪耀着悦目的花纹。
喜爱她的容貌,像香料塑就、美玉雕成;
赞美她的风姿,像凤凰起舞神龙飞翔。
她的素朴像什么?春梅在雪中开放。
她的高洁像什么?秋菊覆盖着白霜。
她的清静像什么?松树傲立在幽谷。
她的艳丽像什么?彩霞映入清水塘。
她的文雅像什么?神龙游动在曲池。
她的神采像什么?月光照射在寒江。
美貌让西施感到惭愧,也让王昭君真心佩服。
真是神奇呀,生在何地,来自何方?
名副其实呀,天上瑶池也没有第二个,神仙的洞府也举世无双。
到底是哪里人啊?怎么这么美丽!

【赏析一】

这首《警幻仙姑赋》原文出自《红楼梦》第五回,写的是宝玉眼中的警幻仙姑的形象。赋是一种文章体裁,形成于汉代,其特点是讲求文采韵律,拼命夸张渲染。流弊是堆砌词藻,有时令人生厌。

在一个重要人物出场时,为引起读者的兴味来一大套赞美辞,这是旧小说惯用的手法。曹雪芹为迎合当时读者的习惯,也写了这么一篇赋。赋这种体裁的文章,只能这样写,反反复复地铺陈,不厌其烦地比喻,没完没了地赞叹,一大篇文字也只说了一个”美”字。从这篇赋可以窥见作者多方面的才华,但赋本身并无深意。因其内容同全书思想无必然联系,读者也可以不必特别重视它。

【赏析二】

《红楼梦》中警幻仙子的形象完全是出于虚构的,只因为小说要有太虚幻境的情节,才要虚构出这样一个仙子来。所以,她的形象并不是也没有必要写得全个性化。同时,既写了仙子,就得把她的美貌铺张渲染一番,以显得合理相称,因而也就不得不借用一般小说所惯用的套头。脂批说:“按此书凡例,本无赞赋闲文;前有宝玉二词,仅复见此一赋,何也?盖此二人乃通部大纲,不得不用套。前词却是作者别有深意,故见其妙;此赋则不见长,然变不可无者也。”末二句话有一点是对的:赋的本身没有多大意义。附带应说明的是脂批中“此书凡例”云云,乃此书体例之意,并非指甲戌本卷首的《凡例》等。中国古典小说在介绍人物或描写景物时,常插入这一类的“赞赋闲文”,独此书体例上有别,基本上不用此种套头,故脂批特为指明。

这首赋从曹植的《洛神赋》中取意的地方甚多。如“云堆翠髻”、“回风舞雪”、“若飞若扬”、“将言而未言”、“待止而欲行”等等,即曹植所写“云髻峨峨”、“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”、“若将飞而未翔”、“含辞未吐”、“动无常则,若危若安;进止难期,若往若还”。象这样取喻相同的地方还不少。显然,作者是有意使人联想到曹子建梦宓妃事,所以作这样的模拟。

©转载请注明出处及链接:大雅派 » 《警幻仙姑赋》原文丨鉴赏丨翻译丨红楼梦诗词赏析

赞 (52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