宁府上房对联
曹雪芹
世事洞明皆学问,人情练达即文章。
【说明】
《宁府上房对联》出自《红楼梦》第五回《贾宝玉神游太虚境 警幻仙曲演红楼梦》。
贾宝玉随贾母等至宁府赏梅,倦怠欲睡中觉,侄媳秦可卿先领他到上房内间,宝玉见室中挂着一幅《燃藜图》,“心中便有些不快”,又见了这一副对联,“纵然室宇精美,铺陈华丽,亦断断不肯在这里了。”
【注释】
[1] 洞明:透彻地了解。
[2] 练达:老练通达,熟悉人情世故。
【翻译】
其一
透彻了解世间事务都属学问,
人情世故老练通达就是文章。
其二
领会平凡的事务才是真正的知识,
对世俗智慧的理解是真正的学习。
其三
把人情世故弄懂就是学问,
有一套应付本领也是文章。
【赏析一】
《红楼梦》第五回《贾宝玉神游太虚境 警幻仙曲演红楼梦》写荣宁二府女眷赏梅,并举行家宴。宝玉席间困倦,想睡中觉,被秦可卿领到上房,见房内挂着一幅《燃藜图》,旁边挂着这副对联“世事洞明皆学问,人情练达即文章。”宝玉看后,厌恶得不得了,赶紧走出。
《燃藜图》画的是西汉时代学者刘向的故事。刘向夜间在天禄阁校对古书,有个穿黄衣服的老者进来,见刘向在暗中读书,就把拐杖的一端吹燃,有了光线刘向才同老者见面。老者教给刘向很多学问,天明才走,自称是太乙之精(神仙)。
《燃藜图》再配上这副联语,是封建阶级陈腐的说教。《燃藜图》启示人们像刘向那样寒窗苦读,准备求取功名的资本。红楼梦宁府上房对联的意思是劝导子弟们去熟悉社会上的各种事态,以便做官,建功立业;同时教育子弟通晓人情世故,以便应酬好上下左右的关系,在社会上立足。
宝玉这个封建阶级的”逆子”,是最讨厌这一套的。他不愿读所谓”治理”之书,无志去”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”,所以一遇到这类说教或暗示,就受不了。湘云曾劝他”会会为官做宰的人们,谈谈讲讲些仕途经济的学问,也好应酬事务,日后也有个朋友”;他当时就拿下脸来赶她走,并讥刺她:”我这里仔细污了你知经济学问的。”(见第三十二回)宝钗用同类话劝他,他也立即给她以难堪。贾政教训他时,他也同样反感,只是不敢流露而已。
【赏析二】
曹雪芹抓住现实生活中的典型细节,用很少的笔墨,一下子把事物的本质方面极深刻地反映出来的本领,常常使人惊叹不已。这里写一画一联和宝玉的态度就是很好的例子。绘着神仙持青藜杖、吹杖头出火、照汉代儒生刘向夜坐诵书(事见《刘向别传》)的《燃藜图》,与这一副说懂得人情世故比读书做文章还重要的对联放在一起,正好相辅相成,同作为劝学“仕途经济”的楷模和格言,其嘲讽意味耐人咀嚼。对联字面堂正,对仗整饬,却又俗气逼人,儒臭熏天。宝玉连叫:“快出去!快出去!”环境特点和人物思想性格两方面都写得十分鲜明突出。
©转载请注明出处及链接:大雅派 » 《宁府上房对联》原文丨鉴赏丨翻译丨红楼梦对联赏析